top of page

如何給子女種下福德之根苗?

如何給子女種下福德之根苗?


很多父母常問:如何讓子女將來成龍鳳、享清福呢?

古有孟母三遷,舐犢情深。有人千頭萬緒都是為了給子女留一層樓;有人千辛萬苦都要供子女入讀名校;有人省吃儉用讓子女學習琴棋書畫、百般武藝;亦有人為了子孫而爭一風水祖墳,不惜豪擲千金。

可憐天下父母心,恩勤如斯,說到底,也只是護子情切。

父母的愛有如春日之光暉,毫無保留的照耀子女兒孫。此乃人之常情,天下皆然。

北宋司馬光有段著名的家訓:「積金以遺子孫,子孫未必能守;積書以遺子孫,子孫未必能讀;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,以為子孫長久之計。」也就是說,你把財富留給子孫,他們未必能守,你把書留給他們,他們未必能讀,你真正施捨行善,積累陰德,子孫受到庇蔭,這樣才能長久造福子孫。

可是,如果子孫後代不懂珍惜,驕奢淫逸,多厚的福澤也終會耗盡。

「授人以魚,不如授之以漁,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及,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。」《老子》大意是你給對方送一條魚,只能夠助他解一時之飢,卻不能解長久之餓;想讓對方永遠有魚吃,就得讓他學會釣魚的方法。

再者,假使人為了個人欲望而做好事「積陰德」。筆者要問:「善行如非出自惻忍之心;那末,這樣還算是「善」嗎?

發乎內心之善意,就像是一顆以淚水鑲嵌的寶石,晶瑩剔透。越見罕有,非賣品也。

要讓子女擁有一顆善心,父母須先掌三個技巧。




首先,父母平日的言行舉止就是家風,家風乃一家一族福澤積蓄之養料,家風父慈子孝,樂善好施,謙遜有禮,為國為民,家族之福田自然厚重。同時,讓子孫培養良好的品格修養,保存一顆惻忍之心。

第二,多陪伴子女閱讀史書,培養分析力,首先要知道中國歷史,其次世界歷史。


第三,不論貧富,也要讓子女多加勞動,培養刻苦耐勞、獨立的精神和強健的體魄。小孩子長大成人,還要有抗拒誘惑的意志力和鬥志。

另外,有幾則很有意思的故事。為人父母者,值得細味。

「苟利國家生死以,豈因禍福避趨之」詩句出自清廉耿直的林則徐,當年曾有人勸他給後人置一些家產,林則徐道:「子孫若如我,留錢做什麼?賢而多財,則損其志;子孫若不如我,留錢做什麼?愚而多財,益增其過。」並親撰一聯留子孫:「萍草無根,醴泉無源,人貴自立;流水不腐,戶樞不蠹,民生在勤。」清代才子鄭板橋在臨終前留下遺言:「流自己的汗,自己的事業自己幹,靠人靠天靠祖宗,不算是好漢。」這些都是他們留給子孫後人的寶貴遺產。


道德經曰:「故物或損之而益,或益之而損。」意思是大自然的規律是減去溢滿的,填補缺損的。如果運用之於風水福德之理,則是一個人所享之福氣多於本身所應得的德行福澤,上天將會奪去而使之有損;一個人所享之福澤少於本身之福德,上天必將補發予他。


陰陽平衡,天道也。


所以,中國的先賢聖人都是一致的,很少談利益,而是多講吉凶禍福。吉和福看重長期積蓄的效果,而不注重當下一城一池短期之得失。

所謂「吉人自有天相」。


諸君閣下,如果大家要找風水先生為子女相宅留地,懇請先反躬自省言行身教,再加以嚴格教育子女之品格,其他次之。這樣,就算沒有風水先生,相信閣下也不難找得風水吉宅,子女將來也會福澤綿綿。


 

段仲言

陽宅風水 | 八字 | 擇日 | 改名

祖傳風水學

派別/方法:三元派 ​

服務包括:

子平八字 HKD$5000起

擇日 HKD$3000

改名 HKD$3000 ​

傳統三元家風水 HKD$3000起

立即登記:

www.fortunecookiehk.com

111 views0 comments
bottom of page